随着相关制度日趋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发力推进员工持股计划,相关通告方案数量逐年增长。
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金融时报》记者发稿前,按最新通告日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254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剔除3家未通过或已停止实施的公司)合计269份,两项数据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8.54%、51.98%。其中,158家公司推出的162份员工持股计划在年内已实施完成,另有百余份目前正处于股东大会通过或董事会预案阶段。
根据相关通告表述,改善股权结构、强化激励机制、打造利益共同体、生成内生约束与监督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等,成为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原因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A股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正逐渐呈现出“总量超预期、多期常态化”两大显著特点,与此同时,中小投资者也愈发关注员工受让股票的价格、考核指标的设置以及激励对象是否具备合理性。
“员工持股计划,只是企业激励员工的一种形式,与奖金等现金激励目标一致,实际上是通过调整薪酬结构,选择一种最高效的方式来激励员工。”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刘劲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实施恰当的员工持股计划可以充分发挥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深度绑定,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
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员工持股计划是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实施资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上市公司员工数量庞大,分布于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如果员工持股计划运用得当,可以提高上市公司效率,改善公司基本面。
“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在每一个阶段都适用。特别是对于较大体量的员工持股计划而言,计划是否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是需要综合考量的。”付立春强调。
“大手笔”“高频次”特征显现
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54家推进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中,有至少73家公司单期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在亿元级别,占比近三成。其中,恒力石化(600346)、东方盛虹(000301)、通威股份(600438)单期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总额位居前三,分别为73.80亿元、32.60亿元、28.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恒力石化、东方盛虹在内,多家推出“大手笔”计划的上市公司均已实施多期员工持股计划。在荣正咨询合伙人陈旭浩看来,当前,A股市场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频次进一步提升,员工持股计划从“奢侈品”转换成“必需品”。
以恒力石化为例,其发布的最新通告显示,公司第六期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公司股票购买,通过受让公司回购的本公司股票以及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合计持有公司股票2.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14%,实际成交金额约为68.38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看来,员工持股计划实际上是给员工发放期权式薪酬。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有近三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拟发行价相比二级市场最新股价折价超过40%。
有分析人士认为,抖客网,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许多公司生产经营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公司发展更离不开员工积极主动工作,因此推出多期员工持股计划、接近半价的激励或成常态,以确保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顺利实现。
“随着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越来越多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企业登陆科创板、创业板或北交所,这类企业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愿望更为迫切。”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再加上政策鼓励、相关制度不断完善、股价位置匹配,将共同推动今年A股上市公司总体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增加。
“零对价”“低考核”引关注
尽管折价激励是常态,但近期,天齐锂业(002466)、鼎捷软件(300378)等多家公司推出“零对价”“低考核”员工持股计划仍引来市场争议,并因此收到交易所下发的关注函。
9月9日,深交所对天齐锂业“零对价”员工持股计划表示关注;9月17日,天齐锂业针对“业绩考核指标仅包含产能指标”“0元/股受让回购股份是否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等问询作出回应。
天齐锂业表示,此次员工持股计划使用锂化工产品产能作为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主要考虑行业特性、市场竞争格局及公司经营特点等因素,为最大程度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并结合市场实践综合制定;以0元/股受让回购股份则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员工与公司的利益共享机制。
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初,今年以来已有10余家A股上市公司推出了“零对价”员工持股计划。“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讲,因为所处行业不同,在行业中所处地位等也存在差异,由此使得员工持股计划这种激励方式呈现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果设定的考核指标偏高或偏低,自然无法起到有效激励作用。”在刘劲看来,企业选择以几折价格让员工购买股票或者直接“零对价”,应该是从自身经营发展情况来考虑的,更进一步来讲,这类行为的本质都是在于通过让利员工,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至于选择哪种激励方式,激励程度有多大,企业本身会有一种把控和平衡。
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表示,“零对价”是属于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操作,只要公司相关制度制定得完整,也具有合理性。但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实际效果还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操作应谨慎。
付立春表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员工对持股计划认购的积极性、员工持股计划最终的完成度,都需要密切关注。
原标题:【年内已有逾250家公司发布269份相关计划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频次大幅提升】 内容摘要:随着相关制度日趋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发力推进员工持股计划,相关通告方案数量逐年增长。 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金融时报》记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4851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