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是围棋中的术语,抖客网,指奠定胜局、扭转乾坤或绝地反杀的一步落子。借鉴到投资中,很多人都期待能够捕捉到这样的“妙手”,通过挖掘一只甚至多只“十倍股”实现一步登天,一战成名。但在纷繁复杂的股市中,这样的“妙手”往往可遇不可求。即便是妙手偶得的基金经理,也往往会陷入“冠军基金”的魔咒,很难实现业绩持续。
因此在围棋圈内,更推崇的是另一句话:“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也就是说,真正的高手,一盘棋下完往往没有任何神奇的“妙手”,他的胜利靠的是逐步积累的盘面优势,最终获得绝对领先。
这也正是长城基金总经理助理、研究部总经理何以广所认可的。在他看来,高手的落子追求稳定性,永远不会把风险积累到最后,也不会去赌某一次翻盘的“妙手”。一如他的投资,积胜势于点滴、化危机于无形。
何以广的投资方法异于常人,他采用概率思维做投资,用行业分散、个股分散的策略控制回撤,依靠投资的广度和动态更新来提高组合收益率。在他的组合中没有“超级英雄”,每只股票都是螺丝钉。这种不押宝在某一只股票甚至某一行业板块的做法,显然会降低投资的锐利度,但收获的却是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凭借“通盘无妙手”式的投资,何以广管理的长城中小盘(基金代码:200012)在证券时报主办的第16届中国基金业明星基金奖和中国证券报主办的第18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评选中先后获得“五年期持续回报积极混合型明星基金”奖和“五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奖(数据来源: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截至2021年9月28日)。
人们也难免好奇,这套投资体系究竟有何魔力?沿着时光隧道,让我们从源头追溯,何以广的投资方法论是如何炼成的。
2015~2016年│壮志未酬,敬畏市场
“2015年是特别值得铭记的一年”,这是何以广写在长城中小盘基金2015年报中的话,也是他一出任基金经理就遭遇股市巨震、真切感受股市威力后的深刻体悟。
这一年的6月4日,在研究员岗位上磨砺了4年的何以广凭借扎实的研究功底和宽阔的研究视野,升任长城中小盘基金经理一职,由此步入了投资实战的新征程。令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一场海啸般的暴跌迅猛而至。6月12日,上证综指从5178点高位一路快速下行,直至8月26日,大盘才开始稳住步伐,在短短53个交易日内暴跌42.84%。
但风险尚未结束。2016年开年,A股遭遇熔断机制的重创,短短一个月内,大盘跌去22.65%,近千点灰飞烟灭,超过了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
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接连遭遇两次高等级的市场“地震”,这对何以广形成了极大冲击,以致多年之后他回忆这段经历时反复表示,“2015年到2016年的熊市经历,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风险,把控制风险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我意识到,过度集中的持仓可能会让基金经理在系统性风险来临时无力抵挡;而从基金持有人的角度来看,好的基金产品应该避免净值的大幅波动,否则就会给投资者带来极为糟糕的投资体验。因此,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控制好回撤,是所有投资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找准症结的何以广,开始采用“行业分散+个股分散”的均衡布局思路来控制回撤浮动。从2016年三季度开始,他从来不会激进地重仓单一行业,而是均衡配置,具体到个股选择上,风险暴露也不会过大,持股比较分散。以后的事实也证明,这种投资方法经受住了不同情形下的市场考验。
回溯这段经历,我们可以感受到,熊市带来的不仅是痛苦,更多是宝贵的经验财富,那些经历过熊市考验的基金经理往往更懂得对市场的敬畏。
2017~2018年│极致考验,体系成型
进入2017年,“漂亮50”和“要命3000”的分化格局变得更加极致,何以广均衡分散的投资体系愈发考验选股的智慧,这也是何以广当年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何以广的投资体系是全市场全行业覆盖,即便在市场都看好的赛道,何以广通常也不会过重布局,而那些相对冷门、周期性的板块也会坚持配置,只是占比较小而已,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控制回撤,坚决执行“行业分散、个股分散”的均衡布局思想。
这样的投资体系固然增强了业绩的稳定性,降低了净值的波动性,但也降低了投资的锐利度,尤其是在2017年这样一九行情分化严重的市场环境里,均衡布局的做法“人为”降低了捕捉少数“风口”个股的几率。
在这种严苛的约束条件下,选股的精准、高效变得至关重要。借鉴投资大师欧奈尔的CANSLIM法则并结合多种投资理论,何以广演绎出一套更适合自己的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的选股模型,并在2017、2018两年里显著见效。在2017年高度分化的极致行情下,以及大幅下跌的2018年里,长城中小盘的波动幅度和业绩表现,均好于大盘。
何以广在2018年的年报中对投研体系首次做出公开总结,“回顾过去3年的操作,我们坚持了‘基本面+趋势’的投资策略。一方面,专注于基本面的研究,聚焦于基本面优秀的公司,包括竞争格局、管理层、盈利能力、当下及未来的基本面等。在此前提下,另一方面,我们适当运用趋势跟踪的方法进行交易。基本面研究和趋势跟踪的结合,使我们能够较早地从3000多只个股中识别出基本面驱动的投资机会。这种策略的优点是,基金资产配置大体上能跟随当下及未来基本面较优秀的公司和行业,基金的净值相对较为稳定,较少大起大落,我们希望基金中短期业绩持续位于中等偏前位置以取得较好的长期收益;缺点是,基金缺乏明显的行业特征和主题特征,以及中短期业绩难以大幅靠前。”
2019年│二次迭代:寻找价值增长的基石
如果说投资是一场修行,那修行的过程就会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了解投资的真谛,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在年复一年的修行中,何以广的投资体系也在不断思考、学习、进化之中。经历了三年多的实践孕育,何以广对自己一手打造的投研体系仍有不满,而这些不满恰恰源于修行过程中的不断思考。
“之前的选股模型,选股胜率不够高。”何以广反思2017~2018年的投资实践时表示,“比如有段时间我根据选股模型,买入了一只价值很低估的服装公司,当时这家公司市值50亿,账上有35亿现金,每年还有5亿现金流,估值很低,但这个股票买入后天天下跌。那段时间很难受,所以一定是选股方法出现了问题。”何以广总结道,公募基金是很残酷的行业,尽管股票长期会涨,但如果短期不能兑现,客户就会出现情绪波动。个股的组合一定要兼顾短中长期的平衡。
带着这些疑惑和思考,何以广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用了近两年时间把市场上所有有关股票投资的书基本上都看了一遍,终于在《价值:公司金融的四大基石》一书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本书不是方法论,但对公司价值增长的理解特别深刻,对我影响比较大。我把价值跟之前的方法论结合在一起,衍生出从底层逻辑推导出来的方法性结论,2019年之后选股的成功率比以前高了很多。”时隔数年,再次谈及投资方法论的演进,何以广眉宇间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原标题:【长城基金何以广:投资如棋,善弈者通盘无妙手】 内容摘要:“妙手”是围棋中的术语,指奠定胜局、扭转乾坤或绝地反杀的一步落子。借鉴到投资中,很多人都期待能够捕捉到这样的“妙手”,通过挖掘一只甚至多只“十倍股”实现一步登天,一战成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21941.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