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变。从普及程度来看,PC产品已经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占据着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位置;但从不断升级的用户需求来看,传统的PC产品正在面临被挑战。随着“万物互联”趋势席卷,市场对于PC产品的迭代,早已不满足于性能与配置的升级,而是提出了设备协作、多元场景等更高的要求。华为很早就观察到这一点,并不断通过产品实践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智慧办公。2021年12月23日,华为发布了首款搭载超级终端功能的“超级智慧笔记本”: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这款产品带来了华为智慧办公能力的全新境界,让PC真正从单一的“生产力工具”,转变成为更强大更融合的“万物互联新入口”。
此外,华为在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还带来HUAWEI P50 Pocket旗舰折叠屏手机、AITO问界M5智能汽车、HUAWEI WATCH D腕部心电血压记录仪、华为智能眼镜等HarmonyOS新品,持续构建万物智联的全场景生态。
“智慧办公”是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当下,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办公时,并不会单独使用PC,而是和手机、平板等众多设备一同使用,同时还不断有打印机、显示器等新设备加入,伴随着数据和信息量的爆炸,设备之间的割裂、信息传输的繁琐,也逐渐成为办公场景下显著的痛点。本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出发点,华为一直致力于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华为一直在探寻“设备协同”的更优解。在这一方向上,华为率先推出了多个创新功能,2019年,华为MateBook系列笔记本首次推出“一碰传”功能,让PC与手机之间的文件传输过程得到简化;后续又推出“多屏协同”功能,让PC与手机不止可以简单地连接、互传文件,更可以在电脑上调用手机的软硬件,从系统底层打通Windows电脑和移动设备的隔阂。在实现与手机的多屏协同后,与平板、显示器的互联也陆续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而随着与笔记本可连接的设备日益增多,如何针对“连接”的体验进一步优化?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的发布,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超级终端”。 搭载了超级终端的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是华为PC智慧功能和体验创新的集大成者,给出了一种更简单、更直接的开启设备协同的方式——通过强大的分布式技术,PC与手机、平板、显示器、智慧屏可以“一拉即合”,且连上后可以通过PC全局管理多设备文件;与音箱、耳机、手表、打印机等设备也可通过卡片形式便捷连接。
概括来说,超级终端赋予了PC更强大的“一体化”能力,让多个设备可以融合成一个“超级终端”,实现多设备协同管理、资源共享——PC从单一生产力工具转变成为了一体化调动多设备协同工作的“万物互联新入口”。
另一方面,华为也在逐步构建“生态融合”能力。在传统观念中,PC端的应用生态偏向生产、创造的场景,专注于提高“生产力”;而在手机端的应用则更加丰富,兼顾沟通、娱乐、生活等场景。从实际情况来看,手机端的应用对用户往往更具吸引力、抢占了用户更多的使用时长。
对此,华为今年在PC端推出了“乐享移动App”的功能,让华为笔记本也可以安装移动App,“打开电脑玩手机”。目前华为PC端乐享移动App功能内,已上架的应用多达4200余款。由此,华为PC将Windows应用生态和移动应用生态进行了融合,让PC产品可以带给用户更丰富、更全面的使用体验,重新回到用户工作、生活场景中的“中心位”。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也搭载了这一功能。
整体来看,华为始终围绕在“设备协同”和“生态融合”两大方向,构建“智慧办公”的核心能力。在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上,汇聚了这两大方向的前沿突破,无论是设备的连接、还是不同生态应用的融合共享,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可以说这是华为PC旗下、也是整个PC行业内的第一款“超级智慧笔记本”。
专业能力多方位持续精进 细节彰显高端旗舰笔记本风范
除了“智慧化”的新赛道外,PC行业的基本盘——性能、屏幕等“硬实力”,也是厂商发力的重要阵地。华为PC始终坚持“智慧体验”、“科技创新”、“美学设计”的三大DNA,不断打磨产品。此次发布的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作为华为进入PC行业五周年的精华之作,不仅带来了智慧功能的创新,在其他专业维度也同样以全新的突破,展现了对消费者的诚意。
对于PC用户来说,性能是其他一切体验的基础保障;但从产品层面来看,性能提升也会带来重量和体积的增加,因而轻薄笔记本的性能配置往往会受到限制。而这次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在保持轻薄的同时,进风量提升60%,性能释放提升100%(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为了实现轻薄机身与性能及散热之间的更好平衡,华为工程师在机身模具的设计上投入了很多巧思,带来了实打实的“硬核突破”。以风扇为例,这次新品为提升散热效果,风扇体积增加了25%,而在尽量不增加整机体积的前提下,这就要求其他配件的体积必须缩小——为此,工程师对出风口的W-iFi天线进行了重新设计,采用华为双模天线专利技术,在缩小体积、保障风路顺畅的同时,Wi-Fi网络信号强度相较上一代也有所提升。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华为让轻薄笔记本也可以“强得冷静从容”。
笔记本的触控板,现在伴随着移动办公的常态化,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在传统Windows笔记本阵营中,“没有鼠标就没有生产力”,触控板的作用被长期忽略。在这方面,华为早先就颇具前瞻性地推出了压力触控板技术,让触控板的手感和灵敏度提升,把轻便和灵巧还给笔记本,脱离鼠标也不影响办公生产力。在这一代的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上,压力触控板也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结合华为2012实验室自研的软件和算法,提升了触控面积、达到全区域更灵敏的震动反馈;同时创新性地引入了6种创新手势,抖客网,譬如单指关节敲击即可截屏。从人体科学和使用习惯出发,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对于一款高端旗舰笔记本来说,对“屏幕”和机身设计的要求也不能放松。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的屏幕,从真实、清晰、流畅、舒适四个维度带来了全新升级。显示效果的“真实”,首要看色彩精准度,这次新品是全球首款获得德国莱茵T?V专业级双色域色准认证的笔记本,在P3及sRGB双色域下均可达到ΔE<1的真实色彩显示效果;“清晰”主要由分辨率决定,这次新品采用3.1K高分辨率屏幕,带来更接近人眼视觉的清晰显示效果;“流畅”则要看屏幕刷新率,刷新率越高、屏幕显示的画面效果就更流畅,这次新品带来的是90Hz的高刷新率,“舒适”则要考虑到屏幕的护眼功能,这也是华为笔记本屏幕一直具备的要素,这次新品也同样搭载了低蓝光、智能调节屏幕亮度等护眼功能。这四大维度,基本涵盖了一块好的屏幕必须具备的所有要素,让用户对屏幕的评价标准更加明晰。此外,这次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的屏幕也依然延续了华为PC“全面屏”的优势,并且通过将华为自研的全自动激光精焊技术运用到PC上,从而实现了天侧摄像头与高屏占比的共存——这次新品的屏占比,达到了92.5%。从各个方向上来看,可以说,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带来了华为笔记本除二合一形态笔记本外迄今为止最好的屏幕,再次确立了华为笔记本显示效果的优势。
在整机的设计上,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也以行业高标准严格把控,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锤炼,严格保证一款“高端旗舰轻薄本”应有的品质。机身工艺上采用了全CNC Unibody一体化金属机身工艺,用超过18000秒的时长,确保整机每一个部位的加工精度保持一致、做到极致。在键盘的键程上,这次也带来了在轻薄本中难得一见的1.5mm高键程,以最大程度的努力、确保用户使用体验的高端和舒适感。
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是华为MateBook系列在2021年的压轴之作,更是华为进入PC行业五周年的诚意之作。从专业能力上来看,它延续了华为PC的技术优势、同时带来了许多全新突破,从性能、压力触控板、屏幕、设计细节等各个方面,彰显了“高端旗舰轻薄本”的风范。而从智慧体验上来看,它凝聚了华为智慧办公在“设备协同”与“生态融合”两方面的先进技术与功能,首次在笔记本上引入“超级终端”,带给用户一款“超级智慧笔记本”,让笔记本电脑突破“工具”的设定,成为更具融合能力的“万物互联新入口”。
在“智慧办公”的大趋势中,华为已经立于潮头。未来,伴随着华为PC智慧体验以及多方位产品力的持续提升,华为智慧办公的愿景“自由创造,无界沟通”将一步步得到践行。
全新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共分为三个版本,售价已在此次发布会现场公布:i5-1155G7/16GB+512GB版售价9499元;i7-1195G7/16GB+512GB版售价10499元;i7-1195G7/16GB+1TB版售价12499元。各版本均有三款配色随心可选——翡冷翠、深空灰、皓月银。
2021年12月23日,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款各版本已在华为商城、京东及天猫等电商平台,华为官方旗舰店、华为零售门店等启动预售,1月6日起正式开售,敬请关注。
原标题:【华为发布“超级智慧笔记本” 让PC成为“万物互联新入口”】 内容摘要:PC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变。从普及程度来看,PC产品已经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占据着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位置;但从不断升级的用户需求来看,传统的PC产品正在面临被挑战。随着“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61891.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