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的IPO梦又“中止”了。
3月底,深交所对思维造物的IPO状态更新为“中止”,原因是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过期。去年4月1日、9月30日,深交所都曾因同样的原因中止过其发行上市审核。
从第一次向深交所递交招股书开始,思维造物从科创板转战创业板,接受过3次问询,上交过6次招股书,但上市依然遥遥无期。时间的朋友,还在苦苦等待。
从罗振宇到商人罗胖
“罗振宇”是思维造物最大的看点。
在商人“罗胖”之前,罗振宇供职于中央电视台,曾担任《经济与法》《对话》栏目制片人,《中国经营者》《领航客》等电视节目主持人,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2008年,他从央视辞职。
4年后,脱口秀视频节目《罗辑思维》开播,将罗振宇从幕后带到了台前。上线仅半年,节目的点击量和关注度都出现了指数级高速增长。凭借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广博的知识面,罗振宇本人迅速蹿红,形成了强大的个人IP。
恰在此时,知识付费的东风吹来,加速了罗振宇和思维造物的成长。2014年,从商业财经、技能培训起步,知识付费理念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用户认可,行业内出现多起投融资事件。尤其是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这一年王思聪在分答上花30分钟仅回答32个问题就赚了近20万元;喜马拉雅的“123知识狂欢节”销售额达到1.96亿元……一时之间,知识付费风光无限。
乘上行业的快车道,思维造物迅速发展起来。2015年底,罗振宇举办第一届“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开创“知识跨年”新范式。2016年,知识服务App“得到”上线,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人气和关注度,“得到”的订阅模式成为重要的流量变现方式,在业内得到认可。同时,《罗辑思维》作为“开山之作”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2017年,节目转移到“得到”App独家更新,并开通同名微信公众号,每天更新一条罗胖的60秒语音,增强节目的影响力。
此外,“得到”还邀请了大量名家入驻,并结合出版、高校合作,在知识付费赛道上高歌猛进。例如,“薛兆丰的经济学课”总订阅人数突破50万。思维造物和华东师范大学达成学分认可合作,学生在“得到”里学习指定课程可以免修学分,减免学费等。
期间,资本市场的目光也投了过来,2014年-2017年,思维造物完成四轮融资,投资方中出现了真格基金、红杉中国、腾讯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的身影。2018年,公司开始被传上市。
但此时,关于知识付费的争议却越来越大,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知识点碎片化、虚假宣传割韭菜等问题被诟病。网友意识到,自己购买的知识产品大多不成体系,难以对认知体系或实践能力产生影响。所谓知识付费,只是花钱买焦虑的“伪命题”。投资者也渐渐认识到,看似处于风口之上的知识付费,实际上存在着巨大的泡沫。用户的“蜜月期”过后,知识付费可能会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转至下半场的冷静期。
伴随着行业降温的,是罗振宇也失去了魔力。
争议中的罗胖,瓶颈期的“得到”
罗振宇不仅是思维造物最大的IP,也是营收贡献的排头兵。他是“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活动中的唯一主讲人、启发俱乐部主讲人。以跨年演讲业务为例,受疫情影响,2020年跨年演讲的上座率只有44.94%。在退票近一半的情况下,跨年演讲的门票收入和赞助收入合计依然高达5868.55万元,当年前五大客户中,有三家客户与跨年演讲赞助有关。仅“时间的朋友”,就为当年营收贡献8.74%,不禁令人感叹“时间确实就是金钱”。
但享受IP红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网红翻车的风险,罗胖未能幸免。暴风、锤子、ofo等等,许多在跨年演讲中被罗胖拿来当作正面案例的公司纷纷“翻车”。“被打脸”逐渐让罗胖失去了光环。
满足不爱读书的人的虚荣心、药不对症的知识、未经本人的思考、贩卖焦虑等等,对罗振宇的争议逐渐盖过赞誉。
最近一次跨年演讲,罗胖全程讲述53个故事,除了为广告主量身定制的桥段,还有对“得到”老师的宣传。有网友吐槽,2022知识跨年演讲,比起分享观点,更像在推荐品牌。
此外,罗振宇的言论也多次引发批评。例如,对于35岁求职危机,罗振宇认为:“35岁了,你就不该带着标准化的简历到处求职,你应该拥有那些别人没办法告诉你的软实力,比如人脉,这样就是工作直接来找你。”这番言论被网友称为典型的“废话文学”,只会传播焦虑,其中蕴含的居高临下的态度令人不适。
一边是不断被“打脸”,过度的商业化操作;另一边,罗胖却未能放下身段,依然试图维持知识分子精英形象,这让他的形象显得尤为矛盾。
随着罗振宇IP效应的减弱,思维造物也正在遭遇流量瓶颈。2018年-2020年,“得到”App的新增注册用户数分别为681.37万人、397.5万人、456.46万人,出现明显的波动。同一时期,平均日活用户数和付费用户数更是逐年下滑。比起2018年,2020年平均日活用户数和付费用户数分别下降26.53%、30.55%。
对于用户数量下滑,招股书解释称是公司推广政策以及用户行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公司赞助《最强大脑》,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积累了大规模用户。但2019年,公司减少该类营销活动,尽管有效地控制了渠道及推广费用,但也直接影响新增注册用户数下降41.68%,充值用户数量更是大减50.19%。2020年,App免费专栏改版,平均月活用户再次下降。
为了提振“得到”App的流量,罗振宇开始登上《奇葩说》等综艺节目,表示:“很多朋友说我根本不适合综艺,但我还得撑在这,舔着脸给得到App做广告。”然而,从近几年的表现看,带来的帮助似乎也有限。
用户规模缩减,思维造物的业绩也随之下滑。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思维造物的营收分别为7.38亿元、6.28亿元、6.75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负。拆分来看,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线上知识服务业务、线下知识服务业务、电商业务及其他。和2018年相比,除了线下知识服务业务收入有所上升,其他三个业务板块的收入均有所下降。其中,作为营收主力军的线上知识服务业务,2020年收入4.49亿元,与2018年相比下降11.44%,占总营收的比例也从68.74%下降至66.89%。这和付费用户规模的下降不无关系。
此外,2018年-2020年,思维造物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280.95万元、3067.57万元、2812.22万元,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对酷得少年的处理影响所致。
公开资料显示,酷得少年是“少年得到”的运营主体,“少年得到”是面向5-15岁青少年的教育App,提供知识付费、训练营、直播课三类服务。但酷得少年的盈利状况一直不佳,“双减”之后还面临合规性的质疑。2021年8月,思维造物已经将手中酷得少年的全部股权转让。
原标题:【思维造物IPO再中止,知识付费还好做吗?】 内容摘要:罗胖的IPO梦又中止了。 3月底,深交所对思维造物的IPO状态更新为中止,原因是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过期。去年4月1日、9月30日,深交所都曾因同样的原因中止过其发行上市审核。 从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21766.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