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加码基金定投风控 扣款时新增风险等级判断

  记者 彭 妍

  在发力基金代销业务的同时,银行不断地加强代销渠道的“销售合规性”。近日,多家银行发布通告称,为加强销售适当性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在基金定投扣款、快溢通自动转入扣款发起时将增加风险等级判断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此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短期来看,投资者风险偏好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变化,这一举措有助于及时更新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今年以来,部分基金产品收益波动较大,银行通过重新进行风险能力评估,可以帮助投资者灵活配置资产,有效应对资本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长期来看,这一举措是银行代销业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体现,有助于表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部分银行调整基金定投业务规则

  10月24日,兴业银行官网发布通告称,该行将于2022年11月8日起调整基金定投业务规则,在基金定投扣款时增加风险等级匹配判断,若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已失效或与拟定投的产品风险等级不匹配,兴业银行系统将不会进行扣款,直至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恢复有效且与拟定投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匹配。单笔定投委托连续3次扣款失败,则该笔定投委托失效。

  在此之前,8月24日,交通银行发布《关于更新基金定投类业务协议及快溢通业务升级的通告》称,自9月5日起在基金定投扣款、快溢通自动转入扣款发起时增加风险等级判断,若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有效期届满或与拟购买的产品风险等级不匹配,系统将不会扣款。

  谈及基金定投扣款增加风险等级判断的原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此举是为了规避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风险等级不匹配的情况。同时,银行提高销售基金产品的合规要求有助于相关业务健康发展。

  记者登录多家手机银行APP发现,在基金定投专区,银行为投资者提供多类基金产品,购买的过程中,若投资者风险等级与产品风险等级不匹配,银行会“弹出”超风险及高风险产品定投确认书提醒投资者。同时,银行还会提醒投资者应充分阅读产品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及相关通告,充分了解该投资的全部风险及产品手续费率、产品开放期等要素。

  “在销售环节严格进行风险等级评判,不仅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也能够有效降低银行投后管理成本,降低客诉率,提升用户整体投资体验。”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多举措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一直以来,银行都是基金代销的重要渠道,在不断发力基金代销业务的同时,银行对基金代销渠道的合规性建设也在强化。

  在杜阳看来,加强基金代销业务合规方面建设是保证金融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不仅有助于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有效提升银行业表外业务发展的质效水平,对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从金融消费者角度来看,将全方位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权、信息获取权、平等交易权等。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随着基金代销工作的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发展将更加稳定,从而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发行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抖客网,应当坚持“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的经营理念,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向投资者销售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适应的资产管理产品。同时,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明明表示,未来银行在加强基金代销业务合规方面,一是要加强对于营销团队的培训,严格合规展业。二是要大力加强投资者教育,使得投资者能够正确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

  杜阳进一步指出,银行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销售适当性管理。一方面,提升数字化水平,将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应用到基金代销等环节,提升对消费者的画像水平,进行更加精准有效的代销工作。另一方面,加强销售环节中的投资者引导,根据客户的风险等级推荐适当的代销产品,并且向投资者进行相应的风险告知,培育其良好的投资理念。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称:“投资者适当性应该是实质重于形式,比如通过用户征信来了解客户,了解客户实际承受风险的能力,从而限制客户购买高风险产品,是主动侦查客户能力,而并非客户填写问卷侦查。当然,侦查客户信用需要在合规以及客户授权的前提下。”

原标题:【 银行加码基金定投风控 扣款时新增风险等级判断
内容摘要:记者 彭 妍 在发力基金代销业务的同时,银行不断地加强代销渠道的“销售合规性”。近日,多家银行发布通告称,为加强销售适当性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在基金定投扣款、快溢通自动转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64211.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 央行创新举措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业界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力
下一篇:当扣1111成为年轻人新社交 2022年双十一预售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