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系统被攻破,银行不能当“甩手掌柜”

  众所周知,要想从银行卡中转账,需要用户在手机银行APP上进行人脸识别。但储户李红(化名)万万没想到,诈骗人员先后6次冒充她本人进行人脸识别比对,均显示“活检成功”,并顺利从她的交通银行卡中偷走近43万元。很显然,银行人脸识别系统被攻破了。(7月18日 《中国新闻周刊》)

  按常理讲,人脸识别技术,因每人只有一张脸,不易被仿冒复制,近年来被国内各个银行广泛应用,不仅能提高了金融行业的办事效率,也能有效保障客户资金的安全。

  可是,令人费解的是,银行人脸系统被不法分子攻破了。值得关注的是,这位储户遭遇并非孤例,他又联系到4名同样的受骗者,他们6人都遭遇了同样的诈骗套路,涉案金额超过200万元。

  若复盘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根据银行相关规定,用户首次登录手机银行APP,需要手机短信的验证码和人脸识别的双重验证。根据银行客服的说法,当事人利用了人脸识别重置了登录密码。也就是说,犯罪分子拦截了短信验证码,通过短信+假人脸识别,完成了密码重置、限额调整和大额转账。

  这意味着,人脸识别系统在应对境外新设备登录、修改密码、频繁大额转账等方面,包括转账限额如何被更改,存在诸多系统性漏洞。尤其是银行人脸识别系统连真假面孔,都不能识别,显然,银行人脸识系统安全架构,可谓漏洞重重。

  从法院一审判断来看,尽管驳回了储户李红法律诉求,尽管储户也有信息泄漏的过错,但是,银行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能以用户信息泄漏的说法,来逃避责任,不管怎么说,对于客户巨额存款丢失,抖客网,也应承担相应责任。而不能一“丢钱”,银行就急于撇清责任、甩锅到底,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这不是负责任银行该有的做法。

  人脸识别系统被攻破警示人们,一方面金融部门要主动作为,时刻关注人脸识别系统安全,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系统升级,及时补上系统性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同时,司法部门要形成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此类诈骗行为,定期公布典型案例,有效震慑不法分子。

原标题:【人脸识别系统被攻破,银行不能当“甩手掌柜”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要想从银行卡中转账,需要用户在手机银行APP上进行人脸识别。但储户李红(化名)万万没想到,诈骗人员先后6次冒充她本人进行人脸识别比对,均显示“活检成功”,并顺利从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113510.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求职过关斩将,最终被“性格”打败?
下一篇:抢救患儿时护士玩手机?当以制度规范来避免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