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晚,有网友在“抖音”等网络平台发视频,称浙江宁波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护士在抢救过程中玩手机。经查,该护士为医院儿科副护士长。据象山县卫生健康局公告,视频中的该护士长和医生已连续进行长时间的心肺复苏操作,该护士长通过手机免提呼叫另一护士前来协助抢救。呼叫后不久,准备再打给另一位医生来协助抢救,就在按完手机开锁密码后,发现有家属在病区抢救室拍摄视频,担心引起误解,随即收起手机。(7月18日 中国新闻网)
根据官方的公告,当事护士长因工作需要使用手机,并不存在主观玩手机行为。笔者认为,救治或抢救患者过程中玩手机,显然是不道德的违规行为,但往往表象或许并非事实,而此事件也反映出,规范工作使用手机则正当其时。
抢救危重患者时争分夺秒,护士竟然在此关键时刻玩手机,抖客网,让人第一感觉是太过分了,有违职业道德。而最终被抢救患儿的死亡,更是令其家属愤慨,将现场拍摄的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舆论也一边倒地谴责该护士的不当行为。此事件中,患儿家属从视频表象上看,无疑会觉得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因玩手机而心不在焉,是在拿患儿的生命当儿戏。如果确实如此,这种违背医德的违规行为,当然绝不能容忍,必须予以问责和严惩。
然而,表象并非就是事实。据公告,该护士长准备打电话给另一位医生来协助抢救,发现家属在病区抢救室拍摄视频,担心引起误解,随即收起手机。在另一护士到岗协助后,该护士长去现场叫了本想用手机呼叫的医生前来继续协助抢救。也就是说,该护士长属于工作需要使用手机,并非表象上的玩手机。或许,患儿家属和网友对此公告不太满意,认为象山县卫生健康局有袒护医院和护士之嫌疑。但事实就是事实,根据手机通话和相关信息记录,很容易查出真相,相信稍微有点良知的医护人员,都不可能在抢救患儿的关键时刻,还有心思去玩手机。
笔者认为,规范工作使用手机,可以做到公私分明,防止“摸鱼”行为。比如,医院在病区抢救室中安装监控设备,医护人员如果在抢救过程中使用手机时,手机屏幕必须面对摄像头,并开启免提通话;或安排专人使用手机对外联系等,这样,既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也能预防玩手机等违规行为发生。而各行各业也有必要规范工作使用手机,通过内部规章制度对工作中使用手机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以杜绝“摸鱼”,让手机真正成为工作中的“好帮手”。
原标题:【抢救患儿时护士玩手机?当以制度规范来避免误解】 内容摘要:7月16日晚,有网友在“抖音”等网络平台发视频,称浙江宁波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护士在抢救过程中玩手机。经查,该护士为医院儿科副护士长。据象山县卫生健康局公告,视频中的该护士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113524.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