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盛大举行。在本届服贸会上,融慧金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张羽应邀主持了2021中国金融科技论坛、参加了金融科技“京彩工程”China FinTech Maker Show,与与会嘉宾探讨了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两股力量交织融合过程中普遍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需求,并从融慧金科“深度赋能”金融机构的专业实践经验出发分享了应对新挑战和满足新需求的思考。
在张羽看来,中国金融科技已从“野蛮、无序生长”的1.0时代、持牌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平台赋能展业的2.0时代,进入到金融强监管、持牌金融机构需独立第三方金融科技深度赋能的3.0时代。张羽指出,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大背景下,金融监管政策密集落地,对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全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面临着获客成本持续上升、更高标准自主风控体系建设难度加大、客户良好体验的诉求和优化产品设计可能带来的风险难以兼顾等诸多新的挑战。
除了自身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抖客网,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所面对的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客户几乎可以“零成本”在不同机构的产品上切换。因此,建立起信贷业务全流程的“精准获客、精准风控、精准运营”强能力,更胜一筹地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已成为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深度赋能’的需求敞口将持续扩大,而融慧金科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从前瞻性的战略视角,为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打通信贷业务健康发展、自主风控能力持续提升的‘最后一公里’”。对此,张羽从挖掘大数据生产价值、管理数字资产、生产力转化三个方面,解读“深度赋能”如何助力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业务转型、能力升级,解决其所面临的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痛点。 一是充分挖掘大数据的生产价值。在遵循监管合规要求下,如何更充分地挖掘大数据价值,从而驱动金融业务快速发展,一直都是行业关注的重点。融慧金科从成立至今,一直专注于从业务出发对合规大数据的挖掘、有效应用的实践探索,近五年时间,已经沉淀了丰富的“大数据挖掘深度赋能”实战经验,可快速地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起完善的大数据体系并有效地应用到业务上。
以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业务开展中最为关键的人行个人征信数据价值挖掘为例,金融机构若是自行开发成体系、充分的衍生变量,不仅需要大量的业务、研发、测试等人力投入,还需要花费至少两三年的时间积累业务经验、摸索更有效的人行个人征信衍生变量的设计和应用,这样的资源投入和时间机会试错,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可能得不偿失。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融慧金科经过几年的沉淀,基于实际业务经验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行个人征信变量衍生系统解决方案,包含人行个人征信上六大信息模块、十大类、上万业务含义清晰及风险区分度高的衍生变量,两周之内便可完成在合作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的本地化部署。以“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有效助力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建立起对人行个人征信报告的充分、有效利用,提升科学决策效率和客户体验,“多快好省”地实现业务从零到一、规模化的建设。
二是管理好日益复杂的数字资产。随着金融业务对大数据的衍生变量、模型挖掘积累,数字资源作为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更为科学的管理。监管对此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表明了对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数字资产管理的重视。以模型风险管理为例,监管新规对照国际标准,在风险数据必要处理、风险模型建设全流程管理、风险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风险模型监测等全生命周期提出了全方位、高标准的具体要求。
但通过与多家银行、消金等持牌金融机构交流,我们发现其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面临一些痛点,如模型风险监管框架如何设计?政策体系如何建立?模型优先级如何排序?用什么样的系统工具能够快速标准化、自动化解决实操当中的模型风险管理问题?
就事实而言,在金融不稳定和数字化转型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要想兼顾成本、效率和效果,达到“最优平衡”,保持开放态度,引入“外力”赋能建立一套成熟且完善的企业级模型风险管理体系来管理数字资产,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融慧金科凭借团队在美国运通、百度金融以及融慧金科成立以来在风险管理上超二十年国内外甲方企业的成功实践经验,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企业级模型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为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在此维度进行深度赋能,包括成熟、完善且体系化的模型风险咨询方案,与甲方现有方案互补,助力风险管理;自动化实时监测数据、模型及策略的稳定性及有效性,可配置化报表展示与预警功能,使风险变得可控的模型风险监控系统;全面记录模型开发至退出的全过程,包括模型申请立项、开发、审批、部署、退出等,模型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体系;支持机构和监管随时查阅,建立数字化归档和管理,有效沉淀模型资产的模型资产管理系统。
三是把AI和IT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在监管对风控要求与日俱增,需快速提升自身能力、竞争格局分化渐显,需“多快好省”建立自营业务体系以及坏客户带来的风险识别挑战和争抢好客户所需的风险与体验兼顾的挑战背景下,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如果决心投入人力、财力、时间自建体系,这个成本将是巨大的。此外,即使有了大数据挖掘和完善的数字资产管理AI和IT技术的积累,若不能有效地应用到具体的业务上,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创造出价值,这一切积累也会显得意义单薄。
基于专业的金融风控实战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积淀,融慧金科在业界首创“BOT模式”,并持续成功运营,助力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破解数字化转型难题,提供一套成熟有效的获客、风控、运营、系统全面赋能解决方案。
比如在与某银行机构合作过程中,我们实现了从融慧金科到机构的知识转移,这个知识转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授人以鱼”,即流量生态、数据挖掘、系统能力的建设,辅助机构从零到一构建自主信贷业务体系,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授人以渔”,即助力机构团队的培养,在双方共同合作搭建信贷业务平台的不断交流中,通过实战经验帮助客户团队能力得到快速地提升。结合机构以往在AI和IT技术上的积累,有效辅助机构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并在数字化转型上实现高效地突破。
以上在挖掘大数据生产价值、管理数字资产、生产力转化三个维度深度赋能的案例,仅是融慧金科深度赋能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业务版图的一部分。立足于自身科技价值与能力创新,坚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发展路径,融慧金科打造了成熟完善、可落地的完整生态闭环服务,包括精准获客、AI产品、咨询服务、SaaS系统及“流量+风控”的端到端信贷深度赋能,并已成功与上百家包括国有行、股份行、头部城商行、民营银行、头部持牌消金等金融机构实现深度合作,极大地促进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
张羽表示,融慧金科将继续依托技术和人才优势,在金融科技的道路上不断应用与发展,为深度赋能持牌金融机构实现更好的数字化转型、助力普惠金融合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标题:【融慧金科张羽: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深度赋能”】 内容摘要:近日,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盛大举行。在本届服贸会上,融慧金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张羽应邀主持了2021中国金融科技论坛、参加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11826.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