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型跑通:首航社区小店平均销售3万每天

  “我们一直觉得,开小店还算是比较赚钱的。”首航超市总经理刘意华对《灵兽》表示。

  以首航北京林肯公园的社区小店为例,面积160平方米,平均一天的销售额已达3万,年销售将超过1000万元,有200多万的毛利,房租占比5%-6%,扣除各项成本,“也能算得过来账”。

  去年12月,在刘意华主导下,首航试水社区小店。

  没想到小店的运营效果出奇的好,就在前不久,首航又在北京朝阳金盏地区开出了第二家社区小店。

  与其他超市不同,抖客网,首航社区小店的定位是社区生鲜超市,与吃相关的商品占比近90%。其中,生鲜占比超过45%,日配占比20%,包装商品占比近30%,非食占比7%。

  刘意华表示,日销最高的社区小店可以卖到6万元,超过4万的天数也不少。

  在首航的社区小店,熟食、生鲜加工、半成品菜等会越来越多,同时,通过后台的加工中心,可以将一部分生鲜商品标准化。

  “如果仅搬运工,毛利自然是低的。但如果是加工商品,毛利就会很高。”刘意华称。

  这也是为什么首航超市花费巨大代价,在北京投资自建一体化加工仓储配送中心。

  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央厨房,熟食、主食、烘培及生鲜加工等都是未来首航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武器。

  在刘意华看来,差异化经营会让社区小店的运营效率更高,生存能力也更强。

  第一,社区小店选址相对更灵活。

  一个小区,只要有1000-2000户就能开。以前,这个用户量不足以养活一家小店。但现在在实体门店的基础上,叠加线上到家、拼团和其他服务功能,足以让一家小店活得很好。

  第二,从运营上看,小店效率更高。

  叠加线上后,小店覆盖半径就从500米,扩展到2-3公里,品类延展也在扩大。

  线上做增量,但并非仅是把原来店内的商品送到家,而是原来很多店里不卖的商品,可以通过线上到家或拼团销售。

  以宠物食品及用品为例,如果在门店配置相关商品,因动销、库存等问题,运营成本较高。但如果放到线上,并做周期性促销,一是损耗会大大降低,二是,效率会更高。供应商也不需要促销等各项费用。

  刘意华表示,小店的核心关键在于运营能力。“很多人也都在做小店,但为什么有的人赚钱,有的人不赚钱?”

  正如将社区小店的品类做延伸,提供给更多消费者,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这么做,因为“企业也需要有这个能力做”。

  300平方米以下的小店,将是首航超市发力的一个重点。

  未来,首航小店不排除会单独成为一个品牌,独立运营。

  今年7月开始,一些商超业态的业绩逐渐回升。

  以永辉超市为例,7月永辉同店比已转正。

  通过其2021年上半年财报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7月,永辉营收同比增速已回升至9.4%。尤其在福州地区,7月营收同店同比增长16.8%,日均客流同比增长28.4%。

  刘意华认为,通过首航超市近期一系列的调整和实际运营情况,可以窥见业绩好转的一些原因:

  一是,很多商超都在调整自己的商品结构和营销策略,包括线上和线下,甚至一部分商超发力线上;二是,“不对称竞争”的比例在减少,包括社区团购等业态停止不计成本的补贴等;三是,消费者在慢慢回归理性。“薅羊毛”后,以前囤积的一些商品慢慢释放,一切又回到正轨。

  刘意华强调,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谁都不知道”。

  过去,商超业态逐渐被消费者所“抛弃”的内因在于,商超自己做得不够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自然转向;外因则是“不对称竞争”,其他竞争对手用极其低廉的价格,让消费者忽略对质量的要求。

  经常反思自身,做出应变,恰恰是首航超市的一个优势。比如大刀阔斧的调整品类结构、试水小店、投资自建一体化加工仓储配送中心等。

  即便过去这些战略的决定和转变,承担了业绩可能大幅下滑的风险,但一切都是在围绕消费者的变化展开的。

  事实证明,一些似乎都还不错。首航超市的销售额已经逐步回归并接近2019年同期的业绩水平。

  刘意华用方便面举例,首航如何进行调整。

  “谁去超市买方便面,也不会超过两三个单品。对大部分用户来讲,方便面有十几种就足够了,最多一个货架。但大一些的卖场,用十几个货架,除了排面大一些,浪费经营面积,没有任何意义。”

  同样,现在很多商超的奶制品,有几百种。但这几百种奶制品,与国外同行相比,品类差距特别大,品类宽度又窄,很多都是同一层次的商品。

  “外国同行可能做到30个分类,而我们只做到了10个分类,这就是差距。”刘意华称,“你的品种比别人多,但宽度又比别人窄,选择性实际并不如别人。同时,你占的资源又很大,坪效不低才怪。”

  刘意华经常用日本的生鲜卖场举例,“你去逛日本的生鲜卖场,虽然有些面积并不太大,但你却感觉逛不过来,越逛越想买,但到了中国的卖场里面为什么会觉得没什么东西值得买?”

  这就是商超商品同质化、商品丰富度等的问题。

  刘意华发现,现在200平方米的社区小店就能够实现以前1000平方米超市的功能,无论是销售额、坪效还是人效,都比大店高。从成本上看,两者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围绕小店的经营,刘意华颇费心思。让他思考更多的是,现在和未来的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和什么样的门店?

  刘意华对未来消费趋势有一个判断:

  消费者对于品质、齐全、便利、规格等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小店则更能灵活应对这种趋势的变化。

  刘意华认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去商超买东西,最根本的原因是商超确实做得不好,无论从商品上还是服务上。

  第一,品质。从“品质”上看,超市的商品已明显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

2页 [1] [2] 下一页 

首航超市发力社区小店:日销2.8万 生鲜加工要占比50%

社区小店盯着平台的利息,平台瞅着团购站点的本金

商务部官网介绍阿里零售通抗疫经验:社区小店始终不断货不涨价

盒马或将在京布局50个前置仓 探索社区小店

苏宁今年将开百家社区小店 以抢占流量入口

原标题:【盈利模型跑通:首航社区小店平均销售3万每天
内容摘要:我们一直觉得,开小店还算是比较赚钱的。首航超市总经理刘意华对《灵兽》表示。 以首航北京林肯公园的社区小店为例,面积160平方米,平均一天的销售额已达3万,年销售将超过1000万元,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15546.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不爱吃辣的江浙沪,吃出一家快上市的粤式火锅
下一篇:特发、益田、印力将成立合资公司 统筹深圳小梅沙招商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