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每个人都有“压力山大”的时候。对情绪消费,不妨抱持包容审慎的态度,既要尊重,抖客网,也要加强引导,促使其在合规中健康运行,从而发展成为新的掘金密码。
近来,五花八门的虚拟情绪商品风靡各大电商平台。分手后下单一份“失恋陪伴”,备考时购买“云监督”服务,无聊时入手一只“虚拟蚊子”……这些看似无厘头的消费,却让一些年轻人乐此不疲,那些无处安放的情绪仿佛找到了“电子出口”。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有人统计,200多种疾病与情绪有关。与其一个人精神内耗,不如几个人一起想办法,年轻人能正视自己的情感需求,积极寻求自我调适,乃社会的进步。
曾经不那么富裕的时候,人们的消费动机倾向于满足吃饱穿暖。当前的青年一代则被称为“丰裕一代”,他们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迅速发展和互联网全面普及,拥有更优越的成长环境。相较于奉行“勤俭持家”的父辈,他们更愿意“取悦自我”,更注重生活品质和情感体验。相应地,随着“悦己”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悦己商机”也在市场上涌动。
从年轻人中意寺庙游、City walk悄然走红,到“公园20分钟理论”引发共鸣、解压玩具层出不穷,再到围炉煮茶火爆、白噪音市场风起云涌,这些热点事件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内核出奇一致——情绪价值构成了主导因素。情绪,演变为一股强大的消费动力,催生出种种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涌现出一批消费新服务、新群体,释放出千亿赛道的市场潜力。比如,2023年在电商平台上走红的“爱因斯坦的脑子”,曾月销达12万单。截至2022年,企业名称、经营范围、产品服务、商标含“解压”的相关企业就有800多家。
《2023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九成人都有健康困扰,情绪问题居第二。这个数据令人糟心。不过反过来看,解压和治愈将成为很多人的刚需,高情感附加值的产品也会越来越受欢迎。这对市场提出了细分要求。于商家而言,如果能够在细节上下功夫,理性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掘情绪资源的价值,提供更贴心、更暖心的情绪体验,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目前来看,作为一种新业态,情绪消费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漏洞。比如,咨询师、疗愈师等的专业水准如何鉴定?有的“心灵树洞”泄露消费者隐私,如何维权?个别情绪产品打法律和道德的“擦边球”,如何监督?
商品可以虚拟,规则不能缺失。促进情绪消费健康发展,良好的市场秩序必不可少。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情绪消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商家也应明确商品服务内容,在交易行为中加强自我约束,将虚拟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全面告知消费者,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于消费者而言,则要把握好情绪消费的边界,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沉湎于虚假情感而不能自拔。说到底,虚拟情绪产品,只能短暂地满足个体被陪伴、被关怀、被安慰的情感需要,没法真的解决人生问题。比如,“叫早服务”看似能督促你早起,但战胜惰性归根结底还得靠个人自律。
情感需要安抚,心灵渴望疗愈。每个人都有“压力山大”的时候。对情绪消费,不妨抱持包容审慎的态度,既要尊重,也要加强引导,促使其在合规中健康运行,从而发展成为新的掘金密码。(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情绪价值引导年轻态消费
情绪经济的四大特质
原标题:【中经评论:以情绪共鸣寻找新的掘金密码】 内容摘要: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每个人都有“压力山大”的时候。对情绪消费,不妨抱持包容审慎的态度,既要尊重,也要加强引导,促使其在合规中健康运行,从而发展成为新的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27314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