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敢为40年 李东生的情、理、法

  在外界眼中,李东生与TCL几乎可以划等号。

  在公众认知中,TCL是生产电视机与消费电子的老牌企业。但事实上,从最早的磁带起家,到电话机、电视,再到果断布局海外,从toC领域转型toB领域,押注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TCL穿越了40年周期,清晰地划出了多道“第二曲线”。

  很少有企业像TCL这样,能在不同时代、不同赛道都成为佼佼者。也很少有企业像TCL这样,每次迎来高光之后,紧跟着就是一次大的危机。幸运的是,李东生总能在危险时刻找到对的那条路。

  今天与你分享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风雨40年的管理经验与人生体验,希望能带给你新的思考。

  关于企业家精神

  Q:今年是TCL创立40周年,您带领TCL在中国经济的不同时期,有过很多尝试。

  关于企业家,有人说是天生的。也有人说,天上怎么可能掉下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

  你觉得企业家是天生的(bynature)还是后天习来的(bylearning)?

  李东生:我觉得主要还是后天学习的,很多人有成功的潜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成功,要靠后天的学习和历练。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机遇。

  Q:有人说企业家是创新的驱动者;

  有人说企业家是对敏感机会的把握者;

  有人说企业家是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承担者;

  有人说企业家要用愿景、使命去凝聚团队,带领大家共同奔向远方。

  您如何定义企业家的特质,或者说您觉得企业家素质最重要的内涵是什么?

  李东生:大格局观、战略前瞻、学习力、决断力、利他思维,这些都是企业家要具备的素质。但如果要说最重要的内涵:

  首先是担责,企业家应该是企业的发动机,要不断给企业的发展输送正能量。

  其次,企业家要把握战略机遇,方向一定不能错,他像一个船长,要看清方向,带领企业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最后,企业家也是一个领袖(leader),能凝聚团队的精神和力量,大家愿意跟着走。

  Q:企业家是一个人,不是一台机器,要一直保持很强的内驱力很不容易。

  有的企业家说自己的驱动力是责任,因为有这么多员工,对大家有一份责任。有的说是成就,改革开放几十年,企业家从方方面面得到的认可是比较高的。也有人说是兴趣。

  您内心的驱动力是什么?驱动力是不是不断变化的?

  李东生:我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愿景和目标。

  企业家一定要有超越金钱物质以外的追求,要有理想。

  我记得20世纪70年代下乡时,我在自己住的草屋里挂了一个条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那时候就觉得,人在世上,一定要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人生才有意义。如果人生只是追求享受,意义是不大的。这可能是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对我来说,这个信念一直都有。

  但是,我也不是一个空想主义者,所以每个阶段给自己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我也不是大学毕业出来,就想着要做一个千亿元的企业,我不敢有这样的梦想。

  我是每个阶段都给自己一个小目标,然后不断努力去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不断成长,企业也不断成长。

  Q:你的第一个小目标是什么?

  李东生:要当车间主任,管理一个组织和团队,这个目标工作一年半就实现了,然后有第二个、第三个目标。

  年轻的时候我特别喜欢一首歌,好像是邓丽君唱的,歌词有一段是,“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见,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面”。

  做企业就是要不断有理想目标的牵引,让理想目标成为支持企业成长的动力。

  我的第二个驱动力是成就感和愉悦感。做制造业这条路是自己选的,不但要有信念和毅力坚持,也要能享受这个过程。一件事坚持30多年下来,抖客网,光有理想、责任也是不够的,也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感觉到一种成功、一种愉悦。

  我的第三个驱动力就是责任和坚韧。所谓责任,就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压力很大,好像已经不可能成功的时候,怎么坚持下来?这就是一种责任,对社会、对员工、对自己的责任。

  企业家要有坚韧的品格,永不言弃,当遇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也坚信问题是一定能够解决的,只是现在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从内心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最后我想说的是,企业家的驱动力也来自团队的凝聚力,大家能相互信任、鼓励和分享。

  企业发展会遇到很多困难,有些困难靠自己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所以你一定要凝聚一个团队,核心团队一定要和你想在一起,团队的力量才是真正的“洪荒之力”。

  关于性格与“情、理、法”

  Q:经常会听说某某企业做大了就膨胀了。这个问题,我觉得跟性格有关。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跟别人的相处,人际关系在中国非常重要。同时,企业内部的管理,情、理、法的处理,也和领导者的性格相关。

  TCL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了,但您几十年来在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上一直有谦和之气。这个性格是天然的,还是说后天发现它很重要,所以您克制和隐忍?

  李东生:可能和我的个性比较内敛有关吧。我一直很认同中国的传统思想,上大学前看得最多的都是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著作,儒家思想对我影响很大。儒家思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世济民,另外就是中和,即中庸谦和。

  我个人的脾气其实并不太好,但在关键时候我总能收敛比较急躁的情绪,这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企业家要能够倾听和包容,不能偏执。

  说到情、理、法,这确实是企业管理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我认为法为先,理是基础,情要合理。“法”是第一位的,做所有事,对外来讲,都要遵循法律法规,不能过红线。对内来讲,企业管理一定要有规则,无论谁都要遵守。

  第二个才是“理”。是不是合理?做事情的动机是怎样的?这都要考虑。

  最后才是“情”。但实际做事的时候,经常“情”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也会让你犯一些错,有一些偏颇。

  在中国做企业,和西方有很大不一样。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对外关系的维护,往往是“情”和“理”的作用更大。

  中国企业家的实际决策顺序,有可能是“情、理、法”。就是你很容易首先从感情、从道理这方面去想,只要不碰法律红线就行。

  Q:那您觉得,我们会越来越像西方那样更加注重制度化,还是说也许有一天,西方在中国的企业也要学习中国的这些东西?

  李东生:我认为企业的规则是一样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会是“法、理、情”。

  “法”是制度,是大前提;

  “理”也特别重要,因为一定要从道理上真正明是非,明趋势;

  “情”要建立在“法”和“理”的框架之下。

  Q:您想把这么多价值集于一身、融为一体,有的时候也挺矛盾的,也要艰难修炼吧?

  李东生:是,要修炼。

  另外就是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做恰当的选择。该杀伐决断,你就得拍板。

  很多事永远是机会和风险叠加在一起,你要做决断,就得有冒险精神。当然,也要考虑平衡的一面。

  最好是把中庸和谐与杀伐决断相结合,把稳健谨慎与冒险进取相结合。

  关于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Q:有一句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您觉得TCL成功的主客观因素的权重是怎样的?

  李东生:首先要说客观因素非常重要,就是这40多年中国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但客观因素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靠自身的努力,内因是最重要的。

  Q:TCL历史上进入了很多产品品类,有些非常成功,有些交了学费。现在来看,成功和挫折,乃至失败,背后的核心原因究竟是什么?

  李东生:我觉得成败背后的因素有这样几个。

  第一,你的选择方向是不是对?如果方向不对,那就不可能成功。

  第二,你的能力是不是匹配?很多时候,方向是对的,但能力不匹配,也不能成功。

  第三,在重大经营决策中,能不能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只犯小错误?如果犯大的错误,就没有机会了。成功就是这几点都做到了。

  Q:说到能力,这是您近年经常强调的一个关键词。从机会导向到能力导向,也是很多中国企业的选择。

  您怎么定义能力?能力的要素究竟是什么?

原标题:【TCL敢为40年 李东生的情、理、法
内容摘要:在外界眼中,李东生与TCL几乎可以划等号。 在公众认知中,TCL是生产电视机与消费电子的老牌企业。但事实上,从最早的磁带起家,到电话机、电视,再到果断布局海外,从toC领域转型toB领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5556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电子烟纳入烟草管理范围 专家建言开征消费税
下一篇:电子烟正式纳入烟草管理规定 野蛮生长的电子烟凛冬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