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玩具”巴克球,竟是导致儿童“穿肠破肚”的元凶?

  近几年,网红玩具如假水、水晶泥、巴克球等大受青睐,而且因其新奇好玩的特性在儿童玩具市场中也有着不错的销量。但与这些网红玩具相关联的安全隐患事件也是频频发生。网红玩具本身的一些特性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侦查发现,以网红玩具巴克球为例,其风靡背后的隐忧已成为玩具行业内的共识。知名科普评测平台——老爸评测创始人魏文锋表示,巴克球一旦被误食就变得非常危险,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治疗,容易导致肠穿孔。

  儿童吞食巴克球事件频发

  巴克球原本是设计为成人益智玩具,但在玩具市场却被当做儿童玩具售卖,并且一度成为畅销玩具。巴克球体积小,磁力强,极易被儿童吞食,而且一旦吞食数量超过两颗,很有可能会造成消化道损伤、肠穿孔等严重后果。但大多数家长并不了解这一点,因此对巴克球的警惕性不高。

  义乌的苏女士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很内疚。

  2020年4月20日,苏女士在家陪孩子时刷到“老爸评测”的一条关于巴克球的视频,视频里魏文锋严肃地提醒各位家长注意巴克球这个玩具,不小心吞食会导致肠粘连、肠穿孔,是要做手术的。

  这个玩具苏女士家里也有。前不久,孩子们在网上看到巴克球组合的各种图案,大感新奇。苏女士便买回来,作为奖励送给他们。有时候,他们还会把巴克球放在脸上玩。苏女士不由好奇自己的两个孩子有没有吞食过,随口一问,结果两个孩子都表示不小心吞食过。

  而联系到近几天小儿子总感觉肚子不舒服,吃了促消化的药也没有作用。并且当晚孩子又感觉肚子痛,苏女士意识到可能是吞下的巴克球在作祟。于是她赶紧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但当地医生在拍片后表示,可能处理不了,建议直接到杭州的医院进行治疗。苏女士连夜赶去杭州。检查之后,发现7岁的大儿子吞了3颗,5岁的小儿子吞了8颗。X光显示,吞下的巴克球已经串在一起,多处肠胃穿孔。

  这并不是个例。 11月21日,长春一个两岁儿童误吞2颗磁力珠,导致胃穿孔,差点休克,送到医院后进行手术治疗才取出。2020年8月,武汉儿童医院在一个月内接收7例误吞巴克球患儿,其中4岁以下的幼龄儿童居多。苏女士也表示,孩子住院的14天内,有6个小孩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住院治疗。

  谈到周围人对巴克球的态度,苏女士觉得大多数人都没放心上,尽管有很多的案例,但都和当初自己随口问的时候一样,没当回事儿,觉得孩子不是两三岁,不会误吞。但与之相反的是,一些医生和老爸评测等科普自媒体作者曾多次在社交平台严肃认真地提醒各位家长要注意巴克球背后潜藏的危险。

  商家误导宣传将巴克球变儿童玩具

  无论是学校旁的小卖部还是电商平台,巴克球的销量都很可观。艳丽的色彩、可两两吸附的磁力会创造出多样的图案,让孩子们丰富的想象有实现的可能。“尽管商家有标注巴克球仅适合14周岁以上人群,但在具体宣传时很少有商家在显眼的位置告诉小孩子们不要玩,甚至还有一家在标题里写了6岁儿童益智积木玩具这样的错误信息。”魏文锋在科普视频里指出。

  据老爸评测玩具工程师郭峰介绍,“我国一直对磁力类儿童玩具有相关标准,但巴克球作为一款成人解压磁性球,它的产品分类并不属于儿童玩具。所以,尽管巴克球实际上经常作为儿童玩具宣传和销售,但它其实不受儿童玩具标准的规范,相当于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部分企业切中家长更愿意为孩子买益智玩具的心理,将其宣传为儿童玩具、儿童益智积木等,属于误导消费。”

  当下,儿童误食巴克球的事故频发,郭峰表示,可以通过把磁力球做大或者降低磁性这类的方式来避免。这样可以保证儿童吞不下去,或者说即使误食也不会导致肠粘连,可以后续排出。

  郭峰还提到,像巴克球这类有潜在危险的玩具还有很多,超轻黏土、小黄鸭等等,有硼、邻苯等超标风险,都是威胁儿童成长发育的潜在危害。因此建议家长不买这类玩具,告知孩子哪些是有风险的,不要去触碰。已有的该类玩具可以更换成积木或者绘本等相对安全的玩具。另外,高龄儿童和低龄儿童的玩具尽量分开,将有危险的玩具放置到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多方行动推动促进巴克球远离儿童

  目前,多方力量都在推动巴克球远离儿童,例如科普自媒体和电商平台等都制作了大量内容反映巴克球对于儿童的危害。

  魏文锋在接触到多个误吞巴克球的案例后意识到,还有更多的人需要了解巴克球的潜在危险。他将这些案例制作成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提醒广大家长重视巴克球这类玩具的危害。视频发布后引发社会热议,仅上线一天,便累计吸引3000万人观看,评论量超过10万条。

  在此之后,魏文锋在与央视联合科普直播中再次向观众普及巴克球的危害。每一次科普之后,他都会说,希望更多小孩可以远离这种危险。

  在老爸评测的努力下,头部电商平台也开始进行风险提示以及整顿。近期淘宝上线了巴克球消费提醒:“巴克球有强磁性,请远离婴幼儿。请勿吞食,如误食,请速就医。”当人们在淘宝平台搜索巴克球,联想词会显示不适合14周岁以下儿童,巴克球的搜索页面也会出现醒目的提示与科普。除此之外,每一个巴克球商品详情页都会将警示语设在明显的地方,并设置对比颜色让其更突出。

  与此同时,政府层面也在行动。2019年,浙江省市监局提醒消费者,巴克球作为儿童玩具使用存在安全隐患,要求各厂家、经销企业和电商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抖客网,在该类产品上加贴警示标志,明示消费者。2021年,由浙江省内玩具、化学等专业质量专家共同研究起草的《磁性玩具—巴克球》团体标准开始实施,其中就包括在巴克球表面添加苦味剂。当前来看,这些监管动作以及科普评测机构的呼吁对于巴克球远离儿童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原标题:【“益智玩具”巴克球,竟是导致儿童“穿肠破肚”的元凶?
内容摘要:近几年,网红玩具如假水、水晶泥、巴克球等大受青睐,而且因其新奇好玩的特性在儿童玩具市场中也有着不错的销量。但与这些网红玩具相关联的安全隐患事件也是频频发生。网红玩具本身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keji/63368.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Sunny喜铺盘点2021年度婚礼,个性定制成关键词
下一篇:探索标准化新路径!海尔智家“一带一路”国家标准服务试点验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