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心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这也意味着公司上市事宜再进一步。
圆心科技用互联网公司通行“烧钱”开辟市场的做法,在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是亏损迅速扩大,其能否在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这些巨头林立的赛道中杀出一条“血路”还是一个未知数。
据了解,圆心科技2015年成立于北京,用近7年的时间打造了妙手医生、圆心药房、圆心惠保、圆心医疗科技等七大品牌。目前公司有三条业务线: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供给端赋能服务、以及创新医疗健康服务。
近几年,凭借“互联网+医疗”的先发优势,公司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019年—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圆心科技总营收分别为23.52亿元、36.29亿元和59.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8.9%。
与此同时,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尚处于跑马圈地、开拓市场的“烧钱”阶段,随着收入增多,圆心科技亏损额也在进一步扩大。不仅近三年累计亏损超13亿元,圆心科技的毛利润也在持续降低,2019年—2021年,圆心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10.6%、9.2%、9%。
此外,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圆心科技营收主要依赖处方药销售,或存政策风险。在阿里、京东等巨头纷纷加码布局且业务模式同质化的当下,圆心科技如何突围尚待更多时间检验。
4月23日,长江商报记者就以上存在问题向圆心科技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前公司暂未回复。
亏损金额连年飙升
近日,圆心科技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拟在香港主板上市。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圆心科技曾于2021年10月15日递表,但因未能在6个月内通过聆讯或招股而“失效”。
相较于早前招股书,圆心科技补充披露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财务数据等信息。正在冲刺IPO的圆心科技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招股书显示,圆心科技成立于2015年,抖客网,是一家医疗健康公司,致力于提供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
在业务模式方面,圆心科技业务来源的三大支柱分别是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供给端赋能服务、创新医疗健康服务。目前来看,虽然公司拥有多个业务板块,但圆心科技的业务集中度仍非常高,超九成的收入由院外综合患者服务这一业务板块所供应。
招股书显示,2021年,院外综合患者服务收入在公司当期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94.6%。供给端赋能服务、创新医疗健康服务为圆心科技分别贡献0.8%、4.6%的收入。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圆心科技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23.52亿、36.29亿、59.38亿;同期其净亏损分别为2.01亿元、3.63亿元及7.57亿元,过往三年累计亏损高达13.21亿元。经调整后,圆心科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分别为1.72亿元、3.13亿元及6.22亿元,公司亏损逐年扩大。
记者注意到,造成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毛利率低,二是销售费用高。2021年圆心科技整体毛利率为9.0%。分业务板块来看,院外综合患者服务是公司主营业务,2021年在总收入中占比94.6%。而此业务的毛利率仅为6.9%,大幅拉低了整体毛利率。
对此,圆心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该部分毛利率近三年逐步下降主要由于药品成本相对较高,且医药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受疫情影响所致。
共2页 [1] [2] 下一页
原标题:【圆心科技“烧钱”圈地三年亏损超13亿 毛利率逐年下降至9%创近三年新低】 内容摘要:妙手医生母公司圆心科技正在加速IPO进程。 4月19日,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心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这也意味着公司上市事宜再进一步。 圆心科技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119237.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