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黄亮展望通胀背景下的港股投资:“似曾相识燕归来”

  南方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黄亮分享《似曾相识归来--在目前通胀背景下的海外资产以及港股投资机会的展望》。

  黄亮表示,港股是一个典型的“离岸”市场,海外资金+中国基本面。从过往比较来看,目前的港股市场更像2018年,先于美股进行调整,在美国经济活力下行,美股下跌的阶段,港股并没有续创新低。之后随着美国降息,港股也出现了很好的反弹机会。

  港股的估值已经处于“极低”的位置。恒生指数PE7倍,尤其是被誉为“港股新方向”的新经济(消费、医疗、科技)。从过往来看,港股已经迎来了比较好的左侧布局机会。

南方基金黄亮展望通胀背景下的港股投资:“似曾相识燕归来”

  附演讲全文:

  欧美通胀数字是最近市场较为关注的焦点,美国8月CPI公布数据的当天,美股三大股指大幅下行,纳指的跌幅超过了5%,美债十年期收益率上冲3.5%,而且倒挂形态更加严重。在目前市场情况下,投资者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是:本轮全球股票市场的下跌是否已经接近底部,未来要市场的投资机会在哪里?为了更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就市场判断逻辑中重要的几个点进行逐一分析。

  一、全球资产定价的锚(无风险收益率或者资金成本)是否发生了变化?

  我们在分析后金融危机的股票市场表现时有两个基本的逻辑:资本的价格和资本的数量。2008年到疫情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从不到1万亿美元扩张到4.5万亿,2020年疫情爆发后更是大幅提升至接近9万亿的水平。在本轮加息前美国基准利率更是维持长时间的零利率水平。资金的成本低和数量大是过去美股长期牛市的最重要的支撑逻辑。接下来,我们认为美元利率在较长的时间内很难回到“低利率”时代,抖客网,重要的原因是通胀。利率的上行也封闭了美联储继续大幅扩表的空间。

  二、通胀的上行是低利率时代的结束重要原因

  金融危机后,大家把市场形态总结为三低新常态(低利率、低增长、低通胀),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全球流动性大放水为什么没有带来高通胀。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全球化带来效率提升和产品价格下行趋势、通胀的潜在压力一直在积累,只是没有爆发而已。本轮通胀表观原因:疫情影响了供给端和俄乌冲突。实际原因是:疫情之后,逆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

  除非出现全球性的通缩,通胀水平很难再回到2%以下的水平。

  美国本轮的加息与过往很大的区别是:要快速压制通胀,而非防止经济出现过热。本轮的加息会快,而且降息也会快。对于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的长期中枢我们维持一个1.5-3%的区间判断。

  三、美国出现“滞胀”的概率有多大?

  在美国大幅快速加息的情况下,市场上有一定的“滞胀”担心。对于这个判断重要的点在于通胀能不能在滞的前面被压下去。美国CPI数据来看,供给端造成的能源和材料的压力降低,目前压力转向服务业,考虑到基数效应,我们认为四季度开始,CPI或出现明显的回落。一旦经济活力出现明显下行,降息周期可能会马上启动,因此我们并不太担心滞胀的情况发生。

  四、寻找投资机会

  1、美元端短快速上行的投资机会:美元计价的中短债。目前美元的长债也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2、降低对于全球股票市场的收益预期,寻找估值洼地。海外中资股(港股)就是一个较大潜力的市场。

  五、港股市场

  1、港股是一个典型的“离岸”市场,海外资金+中国基本面。从过往比较来看,目前的港股市场更像18年,先于美股进行调整,在美国经济活力下行,美股下跌的阶段,港股并没有续创新低。之后随着美国降息,港股也出现了很好的反弹机会。

  2、港股的估值已经处于“极低”的位置。恒生指数PE7倍,尤其是被誉为“港股新方向”的新经济(消费、医疗、科技)。从过往来看,港股已经迎来了比较好的左侧布局机会。

  3、对于港股市场推荐的策略是:战略性关注、战术性操作。

  4、接下来要聚焦4条投资主线:经济复苏(涉及到房地产、物业、消费、互联网)、疫情演变(涉及到医药、线下消费、互联网)、政策反转(涉及互联网、医疗服务)、原材料成本下降(涉及必选消费、制造业、新能源)。

原标题:【南方基金黄亮展望通胀背景下的港股投资:“似曾相识燕归来”
内容摘要:南方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黄亮分享《似曾相识燕归来--在目前通胀背景下的海外资产以及港股投资机会的展望》。 黄亮表示,港股是一个典型的“离岸”市场,海外资金+中国基本面。从过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48633.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上汽集团:子公司拟出资14亿元参设股权投资基金
下一篇:9月26日听南方钟赟、华夏赵宗庭等基金大咖说:医药行业何时回暖 共话中国“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