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省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等建设目标、任务和配套措施。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主持人:本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 徐向梅

  

  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扩大配置优化

  

  主持人: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数量、规模和布局情况如何?

  

  付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其重要性。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把优质医疗服务的“蛋糕”做大,是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衡、高水平医疗服务供给差异大等问题的重要抓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则是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突破口。近年来,财政对卫生健康领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由2016年的13910亿元增至2021年的20676亿元,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断扩大,配置不断优化。

  

  一是专科医院数量增长明显,高水平医院数量增多,伴随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医院数量快速增长,医疗服务体系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至2021年,全国医院数量由29140家增长至36570家,增长25.5%,其中满足特定群体就医需求的专科医院数量由6642家增长至9699家,增长46%;农村地区医院数量由13640家增长至17294家,增长26.8%,其中专科医院增速高达68.4%,由2034家增长至3425家;代表较高医疗技术水平的三级公立医院由2232家增长至3275家,共增加1043家,中部地区增加278家,增长46.6%,西部地区增加411家,增长70.3%。

  

  二是床位数量持续扩容,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床位数增量占比最大。2016年至2021年,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741万张增长至945万张,增加204万张,其中三级医院增加102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26万张。从不同区域看,农村地区床位数由376万张增长至448万张,增加72万张。2021年,东中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床位数分别为5.93张、7.32张和7.24张,分别比2016年增加0.85张、1.86张和1.53张,床位增量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三是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学历和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2016年至2021年,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由845万人增长至1124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由32.2%上升至44.2%,高级职称占比由7.7%上升至9.4%;2021年东中西部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分别为8.1人、7.6人和8.2人,比2016年分别增加1.6人、1.9人和2.1人。2021年农村地区卫技人员数467万人,比2016年增加76万人,农村地区卫生人员中卫技人员占比由69%增长至77.8%,人员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同步提高。

  

  四是大型医疗设备数量和价值不断增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尤为突出。2016年至2021年,全国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台数由592万台增长至1049万台,增长77.1%,其中,抖客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64万台增长至121万台。从设备价值来看,2016年至2021年全国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总价值由9642亿元增长至17825亿元,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590亿元增长至1136亿元,增长92.6%,占比由6.1%增长至6.4%。

  

  五是重点疾病和重点人群医疗保障不断增强。所有省份均已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范围,由国内排名靠前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或者中医医院牵头主导的4批共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地实施,填补了有关地方在肿瘤、心血管、呼吸、儿科等专科能力方面的弱项,服务重点疾病人群的优质医疗资源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重点专科医院数量快速增加,其中肿瘤医院由2016年的140家增至2021年的157家,儿童医院由117家增至151家。组织了1007家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832个脱贫县的1172家县级医院,实现每个脱贫县至少有1家公立医院对口帮扶。

  

  下一步,要围绕持续扩增量、调结构,在信息化支撑下优化体系流程,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千县工程”实施,不断加强重点专科机构建设、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大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力度、加强重症诊疗能力和资源储备,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精准布局优质医疗资源,逐步消除区域间人群间的不均衡。增量资源、医疗保障重点针对基层机构能力提升和脆弱人群医疗服务投放。持续推进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等工作,不断加强县乡村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缩小区域间服务能力差距。

  

  此外,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同各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均衡布局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在应用层面,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机构层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促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共享;在区域层面,加快完善远程医疗、影像云等技术布局,保障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的同质化规范化发展。

  

  有序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主持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主要是将北上广的优质医疗资源进行导出,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请介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情况和成效。

  

  王俊(中国人民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主要以国家医学中心为依托,发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作用,通过输出医院和试点地区政府合作举办独立医疗机构,提升区域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构建医疗服务网络,提升该区域内医疗卫生体系对特定病种的整体救治能力。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选择在河北、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河南、云南、新疆8个省区开展试点建设,启动了首批10个试点项目建设;2022年4月至今,新增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广西、海南、重庆、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1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范围。截至2022年10月,我国已经设置了呼吸、中西医结合、老年、儿童、创伤、神经、传染等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2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国家血液病医学中心和国家血液病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的通知,进一步引领医学科学发展和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取得了显著成效,让优质医疗资源离老百姓更近,看病就医更方便。一是健全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区域外优质医疗资源的输入,构建输入医院与区域医疗中心之间的一体化建设与整合机制,有利于增加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以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云阜”)为例,作为国家首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云阜加强与阜外医院的一体化建设,全面引进阜外医院的管理经验与医疗技术,实现了医疗质量、服务流程、人才规范化培养、信息、科研的一体化建设。同时,通过专家下沉、定期授课培训、建立云南省心血管疾病防控大数据库等方式,进一步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在整个云南省心血管病医疗服务高质量供给中的作用。

  

原标题:【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内容摘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20866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爱旭股份营收增126.72%,产能扩张计划提速
下一篇:创新驱动破解粮油企业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