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产业量价齐升的大背景下,负极公司也在纷纷扩产。
日前,中科电气发布通告称,公司与四川甘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项目投资合同,拟在四川甘眉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25亿元,负极材料年产能10万吨。
中科电气表示,本次投资项目是公司产能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抖客网,有利于扩大公司锂电负极业务规模,满足不断增长的锂电负极市场需求,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负极材料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不过,负极市场繁荣的背后,行业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方面,在针状焦等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石墨化产能不足的形势下,相比同行,中科电气盈利能力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冲击;另一方面,中短期市场的供不应求,促使各家企业竞相扩产,也为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埋下了风险,而这对于在硅碳负极等新技术路线方面布局较少的中科电气而言,影响尤甚。
控本不力 盈利能力从领先到落后
2021年,锂电产业迎来井喷式增长。其中,负极材料市场总体出货量达72万吨,同比增长97%;人造石墨均价从2020年的4万元涨至5万元/吨,天然石墨从3万元涨至3.5万元/吨,负极市场进入量价齐升的景气周期,包括中科电气在内各家负极厂商业绩大增。
不过,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需求高增也带动了上游石油焦、针状焦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同时,各地政府严控能耗、限电,致使石墨化产能扩张受限,叠加电价上涨,负极材料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成本上行压力和产能难以有效释放的局面。
2021年至今,石墨化委外加工费从15000元/吨,逐步攀升至28000元/吨,长协价格也已涨至超过25000元/吨。
此外,针状焦的价格也从去年中的6000元/吨左右,涨至1万元/吨;石油焦更是从不足4000元/吨涨至目前800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在负极材料成本构成中,原材料针状焦、石油焦以及石墨化加工合计占比达到90%左右。成本的跳涨大大挤压了各家负极厂商的盈利空间,而中科电气受到的冲击似乎比同行更重。
2019年至2021年,与另外两家负极头部企业相比,中科电气负极产品的毛利率从领先变为了落后,明显承受了更大的成本上行压力。
今年一季度,中科电气毛利率为27.17%,环比去年四季度回升5个百分点,但同比下降了9个百分点,仍在低位徘徊;同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25%,远小于同期营收161.60%的增幅。
对此,中科电气解释称,一是由于上游原材料和石墨化外协加工价格的上涨导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二是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有限合伙)认购中科星城控股的新增注册资本投入的人民币9亿元,由此计提相关财务费用1559.98万元所致。
不过,即便以一季度117.38%的扣非净利润增速来看,仍然明显小于同期营收增速。显然,石墨化外协和原材料成本才是中科电气盈利能力被大幅削弱的主要因素。
考虑到石墨化环节供需紧张以及石墨化外协价格上涨短期内均难以改观,为缓解成本压力,中科电气此番斥资25亿,继续加码负极一体化项目,也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为填补眼下供不应求的市场空白,不仅是中科电气,全行业军备竞赛式的扩张产能、特别是负极一体化扩产,早已是各家负极厂商共同的选择。
4月26日,杉杉股份通告,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云南安宁设立项目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97亿元(不含流动资金)。
共2页 [1] [2] 下一页
原标题:【中科电气成本上行遭重创 产能结构性过剩风险隐现25亿再扩张】 内容摘要:锂电产业量价齐升的大背景下,负极公司也在纷纷扩产。 日前, 中科电气 发布通告称,公司与四川甘眉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项目投资合同,拟在四川甘眉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zmt/92362.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